建設內容及規模
雨汪電廠擴建(2×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
項目簡介
曲靖市印發關于加強煤電聯動推動火電產業發展9條措施的通知,其中指出:力爭2020年啟動雨汪電廠擴建(2×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項目,2023年底前全容量投產運行。詳情如下:
有關縣(市、區),市直有關委、辦、局:
現將《關于加強煤電聯動推動火電產業發展的9條措施》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曲靖市
2020年6月3日
關于加強煤電聯動推動火電產業發展的9條措施
為進一步加強煤電聯動,確保2020年火電完成計劃內保安全和調節發電量105億千瓦時,力爭新增缺口發電量45億千瓦時,爭取完成全年火電發電量150億千瓦時的目標任務,推動全市火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現提出以下措施:
一、有序推進煤礦復工復產
在本輪煤礦重組中,列入單獨保留類煤礦和整合重組類的整合主體煤礦且現有生產或建設規模在30萬噸/年及以上的,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依規有序開展復工復產工作,最大限度釋放產能,優先保障電煤供應,全力穩定煤炭市場供應。
二、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加快推進重點煤礦、重點火電項目建設,促進優質能源充分釋放。一是加快麒麟區龍潭田煤礦150萬噸/年露天煤礦改造升級項目建設,確保2021年建成投產。二是加快推進白龍山一井300萬噸/年、雨汪煤礦300萬噸/年項目建設,確保2021年建成投產。三是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白龍山二井180萬噸/年、白龍山三井300萬噸/年、雨汪二井180萬噸/年3個項目,爭取2021年全部通過核準并啟動建設。四是力爭2020年啟動雨汪電廠擴建(2×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項目,2023年底前全容量投產運行。
三、落實電煤供應任務
一是麒麟區、宣威市、富源縣、陸良縣要將不低于本行政區域內煤炭總產能30%的原煤確定為年度電煤保供任務,并按照保計劃發電量電煤315萬噸和保新增缺口電量電煤135萬噸的目標,逐礦逐月細化明確各煤礦的電煤供應任務。二是對保計劃發電量的315萬噸電煤,按煤礦和火電企業的現有合同價執行;對保新增缺口電量的135萬噸電煤,按不高于0.094元/大卡的指導價執行。三是各火電企業要切實履行存煤主體責任,主動與煤炭企業對接,加快電煤中長期合同的簽訂,按照“淡儲旺用”原則,加大汛期存煤力度。
四、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按照“誰受益誰獎補”的原則,沾益區、宣威市、富源縣共安排2200萬元獎補資金(根據各火電企業新增缺口發電量擬提稅收地方留成數額確定),對于全面完成新增缺口電量發電任務的火電企業(滇東電廠15億千瓦時、雨汪電廠10億千瓦時、曲靖電廠15億千瓦時、宣威電廠5億千瓦時),按照新增缺口電量0.0049元/千瓦時進行獎補。
五、保障電煤運輸通暢
交通、公-安等部門要強化統籌協作,根據電煤供需變化和運輸能力,引導企業合理規劃運煤線路;要加強電煤運輸保障,在重要節點、重要時期簡化檢查程序,縮短檢查時間,快檢快放,嚴禁重復檢查和處罰,保障電煤運輸暢通;各火電企業和供煤煤礦按照有關政策規定,加強電煤裝、運、卸各環節的優化管理,全力保障電煤運輸效率;有關縣(市、區)、交通部門和各火電企業要積極配合。按照公路性質和歸屬,做好運煤道路維修管護工作,保障電煤專線安全暢通。
六、加快煤炭市場建設
依托云南省煤炭交易(儲配)中心逐步培育和建立全省煤炭交易市場,加快健全區域煤炭市場,形成以云南省煤炭交易(儲配)中心為主、區域煤炭市場為輔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煤炭交易市場體系,為電煤供應提供完善的市場載體,加大電煤外購力度。
七、積極探索跨省合作
雨汪電廠要充分結合自身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低、貴州省興義市煤炭產能較大但缺電的實際,爭取省能源局和云南電網公司支持,采取由曲靖市火電企業從貴州省進煤發電、發出的電再外送貴州省的“來煤加工”方式,積極主動與貴州金州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對接達成合作協議,爭取形成長期合作伙伴關系,實現優勢互補、互惠共贏。
八、嚴格落實工作責任
一是麒麟區、沾益區、宣威市、富源縣、陸良縣要壓實屬地責任,強化組織協調,統籌抓好煤礦安全生產、電煤保供、電煤質量、獎補資金兌付等各項工作。二是煤礦企業要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加大煤炭生產力度,提高煤炭生產量,多出煤、出好煤,優先供應電煤,為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三是火電企業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當全省電力緊缺時主動向省級爭取更多的缺口電量;同時,要千方百計拓展進煤渠道和籌措購煤資金,確保所需電煤供給,盡可能增加電煤儲備,確保“汛期有煤可存、枯期有煤可用”。
九、加強督促檢查考核
一是加大對地方政府考核力度。將落實煤電要素保障工作任務情況納入全市綜合考核,并加大考核權重。政府督查室要牽頭進行專項督查,堅持鼓勵先進與鞭策后進相結合,對工作積極主動、成效明顯的,及時總結推廣、樹立典型、示范帶動。對工作不力、進展緩慢、敷衍塞責的,按照有關程序及時通報問責整改,確保任務落實。二是加大對煤炭、火電企業考核力度。對不履行電煤中長期合同和履行不到位的煤炭、火電企業除按合同約定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外,應按照有關規定納入失信企業預警名單,情節嚴重的,納入黑名單并實施聯合懲戒。
有關縣(市、區)和市直有關單位、有關企業要充分認識保電煤、保發電、保火電產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加強協作、緊密配合,形成合力,推動火電產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要按照職責分工,抓緊制定工作方案,出臺具體政策措施,主動作為,大膽探索,創新工作思路,確保各項工作按時按質按量落實到位,切實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促進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有關縣(市、區),市直有關委、辦、局:
現將《關于加強煤電聯動推動火電產業發展的9條措施》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曲靖市
2020年6月3日
關于加強煤電聯動推動火電產業發展的9條措施
為進一步加強煤電聯動,確保2020年火電完成計劃內保安全和調節發電量105億千瓦時,力爭新增缺口發電量45億千瓦時,爭取完成全年火電發電量150億千瓦時的目標任務,推動全市火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現提出以下措施:
一、有序推進煤礦復工復產
在本輪煤礦重組中,列入單獨保留類煤礦和整合重組類的整合主體煤礦且現有生產或建設規模在30萬噸/年及以上的,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依規有序開展復工復產工作,最大限度釋放產能,優先保障電煤供應,全力穩定煤炭市場供應。
二、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加快推進重點煤礦、重點火電項目建設,促進優質能源充分釋放。一是加快麒麟區龍潭田煤礦150萬噸/年露天煤礦改造升級項目建設,確保2021年建成投產。二是加快推進白龍山一井300萬噸/年、雨汪煤礦300萬噸/年項目建設,確保2021年建成投產。三是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白龍山二井180萬噸/年、白龍山三井300萬噸/年、雨汪二井180萬噸/年3個項目,爭取2021年全部通過核準并啟動建設。四是力爭2020年啟動雨汪電廠擴建(2×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項目,2023年底前全容量投產運行。
三、落實電煤供應任務
一是麒麟區、宣威市、富源縣、陸良縣要將不低于本行政區域內煤炭總產能30%的原煤確定為年度電煤保供任務,并按照保計劃發電量電煤315萬噸和保新增缺口電量電煤135萬噸的目標,逐礦逐月細化明確各煤礦的電煤供應任務。二是對保計劃發電量的315萬噸電煤,按煤礦和火電企業的現有合同價執行;對保新增缺口電量的135萬噸電煤,按不高于0.094元/大卡的指導價執行。三是各火電企業要切實履行存煤主體責任,主動與煤炭企業對接,加快電煤中長期合同的簽訂,按照“淡儲旺用”原則,加大汛期存煤力度。
四、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按照“誰受益誰獎補”的原則,沾益區、宣威市、富源縣共安排2200萬元獎補資金(根據各火電企業新增缺口發電量擬提稅收地方留成數額確定),對于全面完成新增缺口電量發電任務的火電企業(滇東電廠15億千瓦時、雨汪電廠10億千瓦時、曲靖電廠15億千瓦時、宣威電廠5億千瓦時),按照新增缺口電量0.0049元/千瓦時進行獎補。
五、保障電煤運輸通暢
交通、公-安等部門要強化統籌協作,根據電煤供需變化和運輸能力,引導企業合理規劃運煤線路;要加強電煤運輸保障,在重要節點、重要時期簡化檢查程序,縮短檢查時間,快檢快放,嚴禁重復檢查和處罰,保障電煤運輸暢通;各火電企業和供煤煤礦按照有關政策規定,加強電煤裝、運、卸各環節的優化管理,全力保障電煤運輸效率;有關縣(市、區)、交通部門和各火電企業要積極配合。按照公路性質和歸屬,做好運煤道路維修管護工作,保障電煤專線安全暢通。
六、加快煤炭市場建設
依托云南省煤炭交易(儲配)中心逐步培育和建立全省煤炭交易市場,加快健全區域煤炭市場,形成以云南省煤炭交易(儲配)中心為主、區域煤炭市場為輔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煤炭交易市場體系,為電煤供應提供完善的市場載體,加大電煤外購力度。
七、積極探索跨省合作
雨汪電廠要充分結合自身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低、貴州省興義市煤炭產能較大但缺電的實際,爭取省能源局和云南電網公司支持,采取由曲靖市火電企業從貴州省進煤發電、發出的電再外送貴州省的“來煤加工”方式,積極主動與貴州金州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對接達成合作協議,爭取形成長期合作伙伴關系,實現優勢互補、互惠共贏。
八、嚴格落實工作責任
一是麒麟區、沾益區、宣威市、富源縣、陸良縣要壓實屬地責任,強化組織協調,統籌抓好煤礦安全生產、電煤保供、電煤質量、獎補資金兌付等各項工作。二是煤礦企業要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加大煤炭生產力度,提高煤炭生產量,多出煤、出好煤,優先供應電煤,為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三是火電企業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當全省電力緊缺時主動向省級爭取更多的缺口電量;同時,要千方百計拓展進煤渠道和籌措購煤資金,確保所需電煤供給,盡可能增加電煤儲備,確保“汛期有煤可存、枯期有煤可用”。
九、加強督促檢查考核
一是加大對地方政府考核力度。將落實煤電要素保障工作任務情況納入全市綜合考核,并加大考核權重。政府督查室要牽頭進行專項督查,堅持鼓勵先進與鞭策后進相結合,對工作積極主動、成效明顯的,及時總結推廣、樹立典型、示范帶動。對工作不力、進展緩慢、敷衍塞責的,按照有關程序及時通報問責整改,確保任務落實。二是加大對煤炭、火電企業考核力度。對不履行電煤中長期合同和履行不到位的煤炭、火電企業除按合同約定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外,應按照有關規定納入失信企業預警名單,情節嚴重的,納入黑名單并實施聯合懲戒。
有關縣(市、區)和市直有關單位、有關企業要充分認識保電煤、保發電、保火電產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加強協作、緊密配合,形成合力,推動火電產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要按照職責分工,抓緊制定工作方案,出臺具體政策措施,主動作為,大膽探索,創新工作思路,確保各項工作按時按質按量落實到位,切實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促進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