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項目 艙內空間狹小、空間密閉,訓練人員密集,現有空調出風口風量小,無法滿足使用需求,需加裝一臺10P空調及配套設備(包含風道約50平方米,靜音引風機2臺,靜壓箱1臺,三通單項閥2個),解決此問題。
(一)、技術要求或規格型號
10P空調1臺,空調制冷量25KW以上;電壓380V,功率8KW,線徑選用10平方毫米。
需將新加裝空調風道與現有風道連接 (需加裝風道約50平方米,靜音引風機2臺,靜壓箱1臺,三通單項閥2個)。
(二)、安裝步驟
1.室外、內機安裝,打孔穿管,接電源線;
2.系統打壓實驗,加壓到4.0MPa(不要超過4.0MPa),24小時內壓力不下降時為合格:
3.如系統壓力下降,則應進行查漏維修,維修完成再次系統打壓;
4.充注氮氣進行管道沖洗,沖洗完成進行管道抽真空;
5.根據機型標注型號及制冷劑量進行充注制冷劑;
6.試運行開機調試;
7.測試系統壓力,遙測壓機電流,絕緣阻值。
(三)、需滿足的其他要求
中央空調內機安裝要求如下:
1.室內機必須單獨固定,不得與其它設備、管線共用支吊架、不得扭彎歪斜。
2.內機吊裝時,必須使用腳手架等設施,位置較高時,不要使用人字梯。
3.吊裝時應使用四根吊桿,吊桿直徑不得小干10mm圓鋼。吊桿長度超過1.5m時,必須在對角線處加兩條斜撐以防止晃動。
4.吊爪下側要用兩個螺母固定室內機。為防止松動,將吊桿和螺母部分涂螺紋鎖固劑。否則,會產生噪音或室內機可能掉下。
5.當吊桿較高或對震動需求較高時,需要對吊爪處采取避震處理,采用避震吊爪。
(四)、驗收標準
1.空調驗收規范
(1)進場的系統設備包裝完整無損且符合合同規定;
(2)設備的品牌、規格型號、數量與合同約定一致;
(3)設備開箱后,根據裝箱單清點核對全部零、部件、附屬材料和專用工具,并檢查說明書、合格證、檢驗記錄和必要的裝配圖及技術文件是否齊全;
(4)設備及其零、部件表面無缺損和銹蝕等情況;
(5)設備用電規格與現場供電相一致。
2.室內機系統吊裝驗收的基本標準
(1)室內機吊裝水平;
(2)吊裝連接部位加有防震橡膠墊。
3.系統線路驗收的基本標準
(1)線槽橫平豎直;
(2)打孔規范標準;
(3)使用設計規定的穿線管;
(4)電源線及控制線纜為符合設計規格的國標線纜;
(5)單相電源的相線宜用紅色線(也可用藍、黃線),零線用黑色線。三相電源的三根相線(A、BC)應分別使用紅、黃、綠顏色的線,零線用黑色線,接地線用黃綠雙色線;
(6)電源線與控制線應分別鋪設,并標明分號線。
4.冷凝水管安裝驗收的基本標準
(1)冷凝水管的材料、直徑符合設計要求;
(2)冷凝水管的水平管應坡向排水口,坡度應大于或等于8%;
(3)軟管連接部分的長度不宜大于150mm。軟管連接應牢固,不得有癟管和強扭現象;
(4)冷凝水管道固定支、吊架的間距標準:當管徑為25mm時,間距小于1米;管徑為32mm時,間距小于1米;管徑為40mm時,間距小于1米;管徑為50mm時,間距小于1米。
(5)進行通水及存水試驗,沒有滲漏現象。
5.室內機安裝的基本驗收標準:
(1)室外機安裝牢固,室外機與機架連接、機架與墻體的連接、連接必須緊密,必須保證質量和承受能力;
(2)室外機安裝在屋頂平臺上,應采取防水措施-機座安裝位置高出地面200-300mm,機身周圍設有排水槽;
(3)室外機與機座之間應加有橡膠減振墊,且不允許室外機內管路受到較大扭力;
(4)室外機的安裝保持水平;
(5)系統主機與制冷劑管道的連接密封完好,制冷劑管道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出現裂紋、褶皺等缺陷;
(6)制冷劑管道穿越墻體或樓板之處應設保護套管,管道的焊縫不得置于套管內。保護套管應與墻面或樓板平齊,但應比地面高出20mm,并應向室外傾斜,管道與套管的空隙應用隔熱或其它不燃材料堵塞;
(7)系統的電氣工程必須符合國家電氣標準,現場應設置空調專用個電源,且與系統空調設備的用電規格指標相匹配。應單獨安裝相應容量的漏電保護器、空氣開關等保護裝置,且有可靠的接地系統。
(五)、其他需求說明
施工前、后清理現場,保持安裝現場衛生。施工前現場設備做好防護,施工后現場恢復如初。
(六)、執行標準
《房間空調器安裝規范》GB17790-1999;
《房間空氣調節器》GB/T7725;
《用電安全導則》GB/13869-92;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
《現場施工安全生產管理規范》;
《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
二、采購預算:含稅預算180,000元(增值稅稅率13%)。 |